|
疫情下的中国风电新冠疫情持续,上海已经开始政策性复工,可见疫情下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已经非常明显,据行业数据显示,一季度3月份及4月份,因为上海疫情的严重影响,风电装机容量明显出现了下降,给行业市场恢复确实增加了一分压力。 1、疫情下的中国风电:产业链的影响不可忽视 很明显,因为病毒的进化和升级,其扩散速度已经无法进行准确的预测,随着各地防疫政策的日趋严格,各地随时都会去向静态管理,区域管控,动辄2周的封控,一旦我们的产业链企业刚好碰上了这样的偶发事件,那就麻烦了,上海疫情给我们风电产业链供应已经带来了不小的麻烦,中国风电叶片的主要原材料之一---叶片胶黏剂主要供应商就在上海,不得不说,这次对叶片的供应产生了不小的影响,任何一个风电部件的供应出现问题,都会对风电整机的交付产生巨大的影响。 面对当前无法预测的疫情形势,中国风电企业以及风电开发企业要做好供应链的预防措施,一方面要做好供应链的战略选择,低价独家供应的策略在今天不是最佳方案,密切关注各地的防疫政策和疫情发展,丰田的JIT供应模式可能在疫情下的中国风电不太适应了,对已有订单的订单生产,供应链必须提前做好库存,否则出现交付困难,不仅仅影响企业自身的产值,同时可能面临客户交付延期的罚则。 从当前的疫情发展来看,2022-2023年的疫情发展都不会有太大的改观,我们可以从各地的临时疫情突发就可以看到,所以防范于未然,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。当然,在供应链因为疫情影响出现暂时的交付困难的负面信息同时,我们也欣喜的看到,2022年年初的风机低价开始恢复性反弹。 2、价格理性回升:产业投资初见成效 就在前几天,华能311万千瓦集采招标中标人公示,都是意料之中的中标人,东方电气、金风科技、远景能源及明阳智能分享了这一波大单。当然我们行业要有一个共识:低价中标是必然,高价中标只是个别,否则失去了招标的公平竞争意义! 3、价格理性驱动市场回暖:一地多企产业同质竞争加剧 不难发现,风机价格投标开始趋于理性,但我们也清醒的看到,中标主机企业在产品同质化的今天,如何降低产品成本,产业投资已经开始给主机企业带来巨大竞争力。金风在广西,云南,远景在云南,内蒙,明阳在内蒙,河南,一方面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,一方面趋于理性的合理报价政策,本地装备企业投标价格明显具有竞争力,大唐、华润、中节能等开发企业近期的开标结果都明显体现了这个趋势。在此形势下,新一轮的产业投资开始明显加剧。 4、投资需谨慎:政府选择投资伙伴很重要! 当前产业投资蜂拥而上,政府与装备投资企业也在进行博弈,订单与资源的配置强度与力度如何,企业才会真正的去投资,投资多少,投资多块,政府要想获得实实在在的投资,选择合适的值得信赖的企业非常重要。当今市场上,没有几百亿的商业计划书来进行交流,自己都不好意思去和政府沟通。实际上,政府与企业双方都要有彼此的信任,而这个信任来自于企业本身的合作历史,政府政策制定的连续性及公平性,忽悠式投资已经在地方政府这里不好使了,只有真心为地方经济做贡献,真心投资才能获得政府的认可与支持。 下一篇风力发电 |